📘 [StockGTO | 台股] 國安基金短期不退場,信心仍需時間累積:莊翠雲釋出關鍵訊號
作者:股票周刊 | 發佈時間:2025-05-15

StockGTO | 股市周刊 專欄報導
國安基金短期不退場,信心仍需時間累積:莊翠雲釋出關鍵訊號
2025年5月中旬,財政部長莊翠雲明確表示:「國安基金在7月前不會退場。」這不只是政策宣示,更是一記安定市場的強心針。台股在歷經4月大震盪後,雖然有企圖回穩的趨勢,但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依然籠罩在國際政經局勢之中。國安基金的每一次出手,往往不只是為了解救股市,更肩負著信心建構的角色。
這篇報導將從三個層面來解析此波護盤的背景與未來影響:其一,國安基金此次進場的實際動因與執行機制;其二,從過去八次護盤經驗回顧對股市的長短期效應;其三,針對後續潛在風險與市場觀察重點提出專業評析,協助投資人在波動市場中找出判斷依據。
國安基金此番進場的時點與目標
2025年4月7日,台股因美國總統川普宣布「對等關稅」新政策,單日暴跌超過 2000 點,創下台股史上最大跌點與近十年來最深的跌幅。這不僅震撼市場信心,更可能衝擊台灣本地資金的流動與外資動能。在此背景下,國安基金迅速於4月8日召開臨時會議,並正式宣布第九次啟動護盤機制。
這一回,操作上由執行秘書阮清華負責調度,整體策略則強調「點火效應」,而非全面性重倉買進。從莊翠雲的說明可以看出,雖未透露明確持股內容,但核心在於帶動市場氣氛轉向正面,拉抬關鍵權值股以促進盤面回穩。
特別的是,雖然媒體揣測台積電(2330)再度成為核心戰略標的,但政府高層選擇不透露個股細節,顯見操作策略已趨成熟,也避免市場過度依賴特定訊號。
八次歷史經驗的警訊與啟發
自2000年以來,國安基金已八次出手救市。每一次的背景皆為重大經濟或政治危機,包括2000年政黨輪替、2008年金融海嘯、2020年新冠疫情、乃至2022年烏俄戰爭。這些護盤行動往往能在短期內產生信心回穩的效果,但從中期來看,市場仍需依賴基本面與國際資金動向來決定走勢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歷來的護盤時間長短不一,有些數月內即退場,有些則長達一年以上。本次由於外部變數仍多,包括中美貿易摩擦、美國是否加徵關稅、台美談判進展等,都將牽動國安基金的進退節奏。
在制度層面上,國安基金並非無限資源,其角色應是暫時性的市場穩定器,而非永續的「全民基金」。這一點,莊翠雲亦在立院答詢時強調:「國安基金不是常駐救兵,而是市場機制的一部分。」
當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與操作策略建議
即便護盤訊號釋出,投資人仍須面對幾項重要的不確定因素:
-
美中關稅政策是否正式上路:若美方在7月前如期調高關稅,將對出口導向型產業造成二次衝擊。
-
美股與全球市場波動:納斯達克與標普500近期波動劇烈,對台股情緒造成放大效應。
-
資金流向與美元動態:美元強勢可能吸引資金外流,對新興市場包含台股構成壓力。
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,應避開高槓桿與短期投機操作,將資金集中於財報穩健、具現金流與配息能力的企業。若能進一步配合技術面支撐,如季線未破、成交量穩定等條件,則有望在震盪中守住資本安全。
此外,可多留意政府政策護持產業,例如半導體、高階製造、能源轉型等區塊,這些領域往往也是政府資金偏好的方向。
結語:護盤是一時,信心才是根本
國安基金的護盤,從來不是單純的股價操作,而是一場關於信心與穩定的戰略佈局。它能點燃火種,但是否能轉為燎原之勢,仍有賴整體經濟表現與政策配套措施。
StockGTO | 股市周刊 專欄報導將持續追蹤國安基金動向、市場氣氛變化與國際情勢脈動,協助讀者掌握趨勢、不盲從不恐慌,持穩腳步於股市長路之上。